摘要: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梦想的启航之地,一份铭记在心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能让美德传承、正气远扬。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子女尊重长辈、长辈爱护子女……赵家驹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梦想的启航之地,一份铭记在心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能让美德传承、正气远扬。继普陀区“百户最美家庭”曹杨人上榜名单公布之后,曹杨新村街道“最美家庭”榜单(共两期)也在这个初冬的季节如期而至,一起来看看吧。

【邵爱华、沈昌宏家庭】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幸福的基础和源泉。邵爱华夫妻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开导,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时刻牢记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全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家风既体现着家庭美德的代际传承,也是社会公德在家庭领域的折射。邵爱华虽是一位普通居民,但是在垃圾分类、疫苗接种等社区工作中,总是能看见她的身影。

疫情期间,社区急需抗疫志愿者,邵爱华立即报名,在筑牢社区防疫“铁壁铜墙”的过程中倾尽全力。有些独居老人,子女无法前来探望,社区为其准备了助餐盒饭,邵爱华便协助居委为老人配送盒饭,同时将其作为知悉老人身体情况、生活需求的窗口,并进行详细记录,以及时对接保障,为老人们的生活注入温暖力量。

邵爱华一家幸福、和谐、快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在平凡生活中,传递着正能量。

【赵家驹、吴小凤家庭】

赵家驹夫妻俩育有一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夫妻俩携手相伴几十个春夏秋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共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用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幸福与美满。

作为一家之主,赵家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回到家后努力扮演好“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他积极协调家庭事务,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一有空余时间就陪伴家人,将责任担当以及对家人的爱充分融入进生活点滴。

日常生活中,赵家驹始终对家人抱以宽容和耐心,做到“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夫妻之间互相关心扶持,感情融洽;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孩子的健康教育发展,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独立自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子女尊重长辈、长辈爱护子女……赵家驹一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凤志芳家庭】

凤志芳是一位优秀志愿者。平时,她总是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在社区有需要时,第一时间前来帮忙。

“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凤志芳第一时间到居委会报到,主动加入社区防疫志愿服务队,负责居委会所有的后勤工作。防疫任务多、责任重,她每天与许多社区工作者一样,坚持以“五加二”“白加黑”的模式开展各项工作。她总是说:“在这特殊时期,若人人都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我相信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施长鹰、竹颖烨家庭】

施长鹰家庭夫妻恩爱、子女孝顺,充满了欢声笑语。施长鹰现任海军军医大外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医生,他帮助人们远离病痛之忧;作为一名导师,他为祖国培育栋梁。疫情期间,他又有了志愿者的新身份,挑起上海会展中心方舱运输工作的重担,整整三月未归,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奔赴在“战疫”前线。

妻子竹颖烨也为家庭和睦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新时代女性,她独立自强、艰苦朴素、不慕奢华,总是出色地完成单位工作,还协助施长鹰一起处理生活中的繁杂琐事,夫妻二人携手并进,共同撑起家庭的广阔天地。

施长鹰的父亲施文彬现为公务员,母亲张美琴则是供销社的一名职工。施长鹰夫妻二人孝敬长辈,时常在百忙之中抽空陪伴父母,让年迈父母的晚年生活充满乐趣。其父母同样关爱后辈,经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后辈指点迷津、排忧解难。

在父母与祖辈这些优秀榜样的耳濡目染下,施长鹰年仅四岁的儿子施光凝,也继承了良好的品质,在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朱金花、薛宝华家庭】

朱金花夫妇自结婚以来,生活中相互照顾、彼此信任,工作中相互支持、彼此理解,二人经常交流工作体会,遇到困惑相互开导、互促成长。

作为妇联执委委员之一的朱金花,在工作上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无论是夜半时分派发物资,还是晨光熹微时组织核酸筛查,总是能看见她的身影。

疫情期间,小区有一位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吃饭成了问题,也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线上缴费订餐,朱金花便主动上门帮助老人完成了费用缴纳,解决了老人饮食的燃眉之急。她还积极组织小区志愿者派发物资、出入证、超市购物券,并进行超市值守、小区巡逻等。

身为人妻、人母,朱金花始终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给予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

【蔡丽影、李琦家庭】

疫情期间,蔡丽影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为了给居民配药,经常奔波于小区和医院之间。有独居老人缺少物资,她千方百计地为老人征集物资,并把家中多余的食物送给独居老人,老人同其子女非常感动。他们说,有蔡丽影在,非常放心。

蔡丽影曾任小区业委会副主任一职。任职期间,她参与了小区健身场所的规划建设,改造了乒乓球室、歌唱室,为居民们在身体锻炼、文化生活以及提升小区文明程度等方面,提供了空间,深受居民好评。为在小区内传播正能量,她还主持举办了摄影、书法、绘画、交通安全及禁毒科普等活动。

在工作中,细心的蔡丽影总是能看见老人们的“隐形需求”。曾经的一次上门探访,她感觉到老人的生活较为孤独,便提议其安装宽带设备,还耐心地教老人如何使用手机上网并为其注册了微信。在蔡丽影的帮助下,老人用微信联系上了远在海外的亲人。还有位子女在北京工作的独居老人,蔡丽影经常上门予以关照关怀,后来,对方搬去了松江的敬老院生活,蔡丽影仍会抽空到敬老院去看望她。

蔡丽影夫妇平时也会带上外孙女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安全文明出行小小志愿者、“一班一居委”孤老慰问、三八妇女节插花艺术等活动,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文明礼貌的新时代风尚。

让我们为这些最美家庭点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