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教委牵头的“新增普惠性托育点”实事项目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落实开展。在前三年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基础上,今年将目标提高到了60个,尽力满足更多适龄幼儿家庭的需求。市教委3月底确定了具体点位共68个,全部是在幼儿园开设的托班,计划共计新增托班81个,新增托额1500余个。

市教委主任王平日前做客“2022上海民生访谈”系列节目。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在线教育高质量实施、落实“双减”政策……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幼儿作为最柔软的人群,需要我们最大的呵护。市教委牵头的“新增普惠性托育点”实事项目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落实开展。在前三年每年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的基础上,今年将目标提高到了60个,尽力满足更多适龄幼儿家庭的需求。市教委3月底确定了具体点位共68个,全部是在幼儿园开设的托班,计划共计新增托班81个,新增托额1500余个。普惠性托育点的改建工程基本都是在暑假期间开展,各区进行了教师、保育人员线上培训等工作,同时也紧盯实事项目的工作节点,调整好工作节奏,将按计划在9月底完成建设工作。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落实“学龄前儿童善育”民心工程,完善本市托育服务体系,今年将会试点探索社区托育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的社区托育点“宝宝屋”,为1-3岁的适龄幼儿提供就近就便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幼儿园开设的托班是最受家长欢迎的一种托育服务模式。为了更好地回应家长需求,市教委以落实新增普惠性托育点为抓手,要求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同时在现有的幼儿园中挖掘潜力开设托班,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的基础上,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近一年来,本市已新增了154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园所数从571所增加到725所,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充分发挥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聚焦在线教育的高质量实施

今年3月份,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再次启动了大规模在线教育,全市1547所中小学、156万余名学生通过20余个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互动,总体情况平稳有序。

从本次在线教育实施情况来看,随着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快速适应在线教育模式,有过居家在线学习经历的师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上学习经验,2020年实施在线教育时拍摄的1万余节“空中课堂1.0”视频课资源和2021年聚焦重难点讲解、高频高质量问题答疑拍摄的“空中课堂2.0-名师面对面”视频课资源发挥了基本保障作用。三个多月来,不仅建立了一套多方协同、高效运行的在线教学保障机制,建成了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空中课堂”视频资源体系,而且还涌现了一批功能齐全的教学互动平台,创生了3000余个在线教学互动优秀案例,创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

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在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效,聚焦在线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同时,在中高考延期的背景下,面向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需求,还推出了“空中课堂3.0-学科精要•名师点拨”视频课资源,聚焦总复习目标,以专题辅导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提炼学科思想方法、核心概念,提升复习效果和知识应用能力。

当然,相比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在教学组织、课堂互动、质量把控、检测反馈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学效果也会因此打折扣,同时居家学习的过程也给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添了不少麻烦,我们注意到一些家长们在网上反映的对线上教学质量的担心,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对孩子们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强化,还会持续升级互动平台功能,加强在线教研,优化授课方式,不断改进完善。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让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积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自2021年7月底“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已实施近一周年。经过市、区、校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到2022年底全市将有不低于5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在2021年基础上增加至少200所开设托班的幼儿园-

在学校落实“双减”方面,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让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积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方面,主要从三方面着力: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市教委出台了“双减”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配套的培训机构设立与管理《实施办法》和分类《设置标准》,形成教育部门总体牵头协调,科技、文旅、体育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综合执法的治理格局。

二是完成压减任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备改审”和“重新审核”完成率达到100%,机构总数从3093家压减到265家,压减超过91%,基本实现“大大压减”的目标。

三是促进健康发展,从安全保障、培训材料、从业人员、活动开展、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督促指导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对于各位家长,在此也特别温馨提醒:

一是暑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留出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让他们充分享受假期。

二是确需参加培训的,报名前要仔细核查培训机构的培训资质,包括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等,看看实际培训内容是否与业务范围相符。

三是在报名缴费时,要特别关注预收费是否缴入预收费专用账户(账户名称要和机构名称对应,并且标有“预收费专用账户”等字样),大家付款一定记得一次性不要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后再签订,学科类培训机构还要关注是否符合市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在发改委的网上有公布)。

四是报名后,要根据实际培训情况确认销课进度,并多去查询剩余课时和预收费余额(不仅要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网站或者小程序上查询,还要在为机构提供预收费资金托管服务的商业银行这边查询、核对)。

五是要同时妥善保存好合同和缴费凭证,这些是后续退费维权的重要依据。

家长在报名参加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对家庭造成各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