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26年间,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去建造航天飞行项目,如: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神舟十二号等等。星辰大海进课堂,太空梦想入校园;航天科技点亮理想,航天精神赓续传承;愿更多青少年树立伟大理想,共筑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

闵行少年星

星辰大海触手可及,

浩然征途始于足下。

“闵行少年星”计划实施一年来

航天巡展、专家讲座

航天课堂、航天赛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实地研学

……

“学航天、爱航天、用航天”

闵行学子收获满满

一起去看看!

航天巡展进校园

航天巡展进校园自2021年9月24日于复旦万科开设首场起,已先后于华二附初、田园外小、实验小学、北桥小学、花园学校、华二双语等7所学校成功举办,每校各展一周,总计覆盖近15000名学生,极大地激发了闵行学子对航天的热情,唤醒了他们对航天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掀起了一场校园“航天热“。

WDCM上传图片

电视台报道

“大国重器”零距离,一睹风采

航天巡展内容上涵盖中国航天“箭、星、船、器”四大领域,展品包括神舟一号飞船推进舱原理样机、火箭发动机残骸等真实航天器原件,以及由上海航天研究院负责和参与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高分卫星和嫦娥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航天器模型,让闵行师生一睹“大国重器”风采,激发学生对中国航天的好奇心与自豪感,将孩子对航天的兴趣转化为科学梦想的基石。

WDCM上传图片

复旦万科

WDCM上传图片

花园学校

WDCM上传图片

华二双语

打造智慧学习平台,寓教于乐

航天巡展形式上突破传统航天展照本宣科的说教模式,重视前期展品规划与交互设计,增强学生互动性与体验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使科学性与趣味性贯穿于学生体验和感知的始终。延伸打造学习交流平台,开展“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乐学、乐思、乐秀,激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崇尚科学、探梦航天、探索创新的热情,为航天事业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WDCM上传图片

北桥小学

WDCM上传图片

复旦万科

WDCM上传图片

田园外小

学生感言:

在学校举办的“漫游太空畅想未来”自然学科系列活动之“航天进校园”主题活动中,能和来自上海航天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的航天专家们以航天讲座的机会面对面,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很激动。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航天大咖。他们以亲切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让我对世界载人航天和空间站的发展历史,对我国月球探测和航天员的故事等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这份“航天科普大餐”着实令我着迷。特别是有了STEM课堂中对中国空间站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模型制作经验,我在整个聆听讲座过程中,不仅深深被讲座内容所吸引,更是产生了很多共鸣,使我对“航天人的使命是仰望星空,但是要实现仰望星空,我们必须要脚踏实地”这句话也有了深刻的感悟。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向着星辰大海深处延伸,而在这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顽强拼搏和智慧结晶,向他们致敬!祝福中国航天勇毅前行,在浩瀚太空用中国式浪漫书写更多中国奇迹和骄傲!

实验小学(春城)五1班孙思淇

航天展上,看到一件件从千里之外返回地球的航天器零部件,觉得既神秘又神奇。航天专家通过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解开了我对航天的不少疑问,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有了更多了解。不论“长征”家族的一次次成功升空、浩瀚星河中即将建成的中国空间站,还是“嫦娥”工程实现绕、落、回的梦想,这一个个中国航天的里程碑,无不凝聚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中国航天人永不言弃的信念。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国之强大,也为之自豪!

实验小学(畹町校区)五5班张凯轶

航天精神进校园

航天精神进校园自2021年10月11日于闵行五中开启首场,已累计49所学校开展了57场航天专家讲座,共有近20000名学生参与,以航天精神哺育航天梦想,给予青少年奔赴远大理想和不懈追求的有力翅膀。

WDCM上传图片

上虹中学

链接航天专家资源,辐射引领

此次“航天精神进校园”的专家团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803、804、805等各研究所不同领域航天专家共同参与,讲座主题涉及航天发展史、探月工程、空间站、气象卫星、防空装备、航天员训练等精选航天课题。通过此次校园讲座,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跃然纸上,中国航天强国梦的蓝图徐徐展开,航天强国梦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WDCM上传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查学雷

分阶段教育模式,量体裁衣

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专家和课程研发团队的支持下,航天精神进校园讲座深挖航天元素,针对不同学龄段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分阶段科普教育模式,例如在中学阶段开展《探秘载人航天飞行器》《航天计算机技术进展及在不同航天器中的应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主题讲座;在小学阶段开展《航天精神》《航天史记》《国内外空间站发展历史》;在学龄前阶段开展《航天员的故事》《天文科普》等主题讲座;做到有的放矢,有深度也有广度,让各学龄段学生都能够感知航天梦想、收获航天知识、汲取航天精神。

中学

WDCM上传图片

闵行五中

小学

WDCM上传图片

实验小学(春城)

幼儿园

WDCM上传图片

君莲幼儿园

学生感言:

晚秋,航天研究所的康博士,风尘仆仆地赶来我校,给大家带来了航天领域的前沿知识并向同学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航天研究的队伍。从康博士的讲座中,我了解到航天设计师们都是学校的翘楚,社会的精英,他们为了不平凡的中国航空献出了自己不平凡的青春,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之一。

康博士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航天迷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与康博士互动,希望他能解答我们内心的疑惑:“太阳风引发的灾害有哪些?需要哪些后勤保障?”“很多人觉得从事航天事业没有”钱“途,康博士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康博士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赤诚的热爱和报效祖国的荣誉感。

希望自己今后也能有幸加入航天人行列,用自己的学识和一颗赤子之心,遨游星辰大海,铸就伟大中国的航天梦。

上师闵行分校高一(4)班张睿

查学雷副总设计师来学校进行了一次航空主题的校园科普报告。查老师通过介绍中国航天探月工程背后的历程,让我们更好了解祖国航天事业,非常自豪和自信地畅想它的未来。

在古代,人们就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这是古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现在,我们有嫦娥探月工程,来探究月球。探月工程中最知名的就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它执行的是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探测器涉及到轨道修正、近月制动、组合分离、月面着陆……多种复杂的程序。当然实现探月任务的前提是顺利把它送入太空,但是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之前的测试中发生了故障。为了顺利完成发射任务,航天工作者们没日没夜、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地埋头研究,经过2年的优化改进,顺利完成了嫦娥五号的运载发射任务。嫦娥五号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从遥远的月球带回的样品,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的推进作用十分巨大。

展望未来,祖国的航天事业接班人将是我们。虽然,造火箭、登月球这些事似乎对我们来说十分遥远,但,积累的力量是巨大的,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做一些小事,多锻炼身体,多学习知识,有了这些积累,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航天梦。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上虹中学六(1)班王崧涛

航天工程指挥师陶建中老先生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载人航天广袤的知识,让我们知道了航天的定义是人类为探索开发利用大气层外所展开的活动,载人航天的四大领域分别为理论知识、关键技术、造航天器、航天应用,这些都是航天的内涵,让我们明白了宇宙有自己的天体运动规律,只有当速度达到第一或第二宇宙速度时才能进入轨道,围绕轨道飞行,深刻了解了航天与航空的区别,分别在于高度的不同,法律意义上的不同,飞行的方式和原理的不同,让我们了解了航天利用的是火箭原理而航空运用,而现在的航天技术将实现航天与航空相结合的混合式发动机为目标努力,而这势必又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想到航天研究员们从古至今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深奥难题而不懈努力实在是令人敬佩。

接着陶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航天的四大领域,让我们知道了航天所接触的领域十分广泛,并且与国家安全,人类安全,航天医疗,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以后在看报纸看新闻的时候不再迷茫,有了方向,感受到的航天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感受到生在中国的自豪,让我们更加明白未来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创造人才,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闵行五中九(4)班潘悦琦

陶教授在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中,穿插了许多故事,有的十分有趣,有的十分感人。陶建中说,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名字。从“两弹一星”时代的钱学森、任新民等航天“四元老”,到载人航天时代的杨利伟、翟志刚、刘洋、景海鹏等航天员,以及戚发轫、龙乐豪等航天掌门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共同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片天空。但是航天事业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航天员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科研、技术工作者,他们同样付出了与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一样的努力与年华。所以,航天事业首要的就是团结合作,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地方。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站,并且比国际空间站做得优秀的多。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26年间,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去建造航天飞行项目,如: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神舟十二号等等。这些航天飞行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是中国人追求卓越精神的完美体现。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闵行五中八(4)班孙一

新亮点·展望2022

WDCM上传图片

梦想无垠,步履不停。2022是新时代的篇章,也是前后相续的传承。2022是空间站建造最为关键、最动人心的一年,以此为契机,“闵行少年星——航天科技少年强”计划将面向更多学校,于今年9月开展新一轮“航天巡展进校园“与“航天精神进校园”活动。

亮点一:

“航天巡展进校园“将同时在延续原有四大主体领域内容基础上,新增玉兔号月球车动态演示模型、祝融号火星车动态演示模型、大型长征六号火箭及运载车模型、模拟月壤等展品,紧跟航天热点事件,迭代发展数字化智慧展览。

WDCM上传图片

亮点二:

“航天巡展进校园“将在策展内容质量的提升上持续发力,针对各阶段各层次学生细化科普展示内容,丰富航天知识科普形式。

WDCM上传图片

幼儿园、小学阶段展示内容示例

WDCM上传图片

中学阶段展示内容示例

亮点三:

“航天精神进校园”将进一步整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优质航天资源,为闵行中小学师生打造航天科教专家库,邀请更多专业航天工作者走进校园,为青少年科普航天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

WDCM上传图片

星辰大海进课堂,太空梦想入校园;航天科技点亮理想,航天精神赓续传承;愿更多青少年树立伟大理想,共筑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

追星揽月牧星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