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飞机飞抵虹桥机场上空下降时,施泽淞总是会侧身透过舷窗看看地面,凝视着逐渐清晰的建筑,直到“向阳花”从眼前略过。1998年,施泽淞在完成硕士学业,既是凭着自己的成绩,也是幸运,到了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始了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每当飞机飞抵虹桥机场上空下降时,施泽淞总是会侧身透过舷窗看看地面,凝视着逐渐清晰的建筑,直到“向阳花”从眼前略过。
伴随着虹桥国际会展中心的“四叶草”,相邻的“向阳花”般绽放的虹桥世界中心是“UA尤安设计”春风得意之作,身为UA尤安设计公司董事长,施泽淞当然有俯瞰凝视的特别感情。
虹桥世界中心形态如“向阳花”,它的各个建筑单体以“花心、花瓣、绿叶”的形式有机排列组合,组成“向阳花”的形态。从空中俯瞰,向阳花的整体建筑美感,才是最完满的绽放。施泽淞对我说,尤其是从北方回上海飞机降落时,是欣赏向阳花最好的角度。
看到了“向阳花”,很自然会看到大虹桥的国际会展中心,国展中心的“四叶草”设计效果,是上海新时代建筑的美谈。
在体量规模上,向阳花当然不能和国展中心相比,但是也是大虹桥建筑美学整体的一部分。向阳花的“花心”,与四叶草国展中心轴心对位,遥相呼应,虹桥世界中心的整体形态,成为区域内最具辨识性的建筑群。
向阳花本身也已经足够壮观。它是一个包含甲级写字楼、精品LOFT、五星级酒店及商业中心的综合建筑群,总建筑面积80.10万㎡,是集智慧办公、花园办公、总裁会所及员工之家于一体的全新生态高效智能的办公体系。
向阳花隶属绿地集团和融信集团,但是它的原创设计是尤安。
这些年UA尤安设计在全国各地有诸多的建筑设计项目,我向施泽淞提了一个限制性的问题:且不说UA的全国开花,仅举三个案例,足以代表UA最成功的、最让你有兴奋感的?为什么?
施泽淞说的第一个案例就是虹桥世界中心。这是UA通过几近残酷的竞标后中标的。地处上海大虹桥,可谓是国展中心的配套纯粹办公建筑群。投标时,国内有四五家头部的建筑设计院,境外如世界级的凯达设计公司等都来竞标。一轮,二轮,直至第三轮后,“花落”UA尤安设计。
施泽淞补充说,虹桥世界中心的中标意义在于,一是原创设计,二是要承担方案设计总控。所谓方案设计总控,顾名思义,是由建筑项目的方案设计方承担项目总控的角色,并配合与支持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方,进行建筑项目的设计、进度、投资、质量等关键性因素的规划与控制。
由中方承担总控,在之前是很少见的。所以UA尤安设计能够胜出,意义非凡。
最初我还以为UA是有国际背景的建筑设计公司,因为他们做了很多高大上的建筑设计项目。
施泽淞说,我们连国企背景都不是,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民营建筑设计公司。民营建筑设计公司主要是做住宅设计,公共建筑很少涉及,因为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非常高,它也是一个建筑设计公司的“形象大使”。
那么UA尤安设计的优势是什么?
施泽淞说,这要感谢华东建筑设计院,它是业内的老大了。在公司的八个合伙人中,有三位都曾经在华东院供职,包括他本人。
“虽然早就离开了华东院,但是我们一直从事着建筑设计,保留了国企的文化底蕴,积累了我们自身的很多经验。我们也是从住宅设计开始,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做公共建筑设计的努力。”
竞标成功之时,虹桥世界中心是UA尤安设计接手的最大公共建筑项目。
华东建筑设计院,在中国建筑设计界,向来属于最大牌。1998年,施泽淞在完成硕士学业,既是凭着自己的成绩,也是幸运,到了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始了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生涯。非常幸运的是,学生阶段硕士研究生师从齐康院士,工作之初又在江欢成院士的团队开始职业生涯。
家庭的文化影响,年少的志向,和建筑设计师的职业,非常顺风顺水地形成了黄金交叉。
施泽淞的父亲是五十年代南京工学院土木系的学生,兄长也是学规划设计的,冥冥之中,施家的家庭文化和建筑设计非常契合融洽,施泽淞受建筑文化零距离熏陶成长。他爱好建筑设计,在他看来,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学科,贯通了多种文化,每一个建筑设计,是工程,也是艺术,是哲学……
用如愿以偿来形容他学建筑设计,并且供职于最好的建筑设计院,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但是仅仅三年以后,施泽淞辞职了。华东建筑设计院,在中国建筑设计界举足轻重,并且是国企,能够入职已非等闲之辈,即便是现在,在华东院做一个设计师也是响当当的职业。为什么要离开?
虽然已经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我还是请施泽淞给我一个答案,我心里期待,希望是一个令我满意的答案。
施泽淞确实是将华东院当作自己毕生建筑设计生涯最美好的开端。华东院凭借自己的优势,可以接到很多大项目,但是施泽淞也发现,即使是华东院这样的国内大牌设计院,在很多地标性建筑中,也比较少有自己的原创设计;像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这样的上海地标性建筑,都是境外设计公司的原创方案设计,华东院也只是做施工图设计配合。
施泽淞是有做建筑设计师的“野心”的,而且是要做原创设计的设计师。在华东设计院,他的“野心”,无法获得承载。他要以一个独立的建筑设计师身份,实现自己的理想,再小的项目也是自主设计。
离开华东设计院,意味着离开了最大的建筑设计平台,也意味着离开国企。二十年前,这是一次人生意义上极其重大的抉择。施泽淞的父母亲和姐姐哥哥都是体制内的国家干部,对施泽淞脱离传统体制,倒是都投了赞成票。
离开华东院,需要很大的勇气,离开华东院后,需要承受很大的困难,创业的困难。区区小公司,没有任何资历和口碑,根本接不到重要项目,连接小项目都是困难的。
是什么“地利”,使得施泽淞的建筑设计事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施泽淞说,是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建筑设计的刚性需求。施泽淞说得很是云淡风轻,其中的坎坷曲折,就这么一笔带过了。
这以后就是施泽淞的一路凯歌。
我想起了作家柳青在长篇小说《创业史》的开篇语: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之处,往往就是那么几步。
向阳花生逢其时。
最让施泽淞有兴奋点的UA尤安设计三个建筑设计代表案例,除了上海虹桥世界中心,另外两个案例分别是南京紫金中心和长沙星城光塔。
南京紫金中心,地处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商圈,是高密度的老城区,周边是小尺度的街区,还有文化感比较强的老旧建筑。
这是UA尤安设计第一次参与到城市核心区域,城市更新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
至于长沙“星城光塔”,是38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在以往,国内300米以上高度的建筑,一直是境外建筑设计公司垄断建筑设计方案,几乎很少有过国内的设计原创。
这是两个极有挑战意义的项目,同样是国际竞标,同样也有境外国际大牌的建筑设计公司来竞标。
最终皆是由UA尤安设计中标做设计原创。施泽淞强调的是,像“星城光塔”,UA不仅是设计原创,也是设计总控,一些境外的设计公司倒是顾问配合的角色。我看过一张设计总控示意图,汇总了从主体设计,到机电、结构、环境景观、室内、商业策划……虽然这仅仅是最简单的纸面概要,我还是感觉到了“设计总控”四个字的分量。
---2021年4月20日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这是宝山区“十四五”开局的首家上市企业,也是高境镇第一家本土成长的上市企业。
有一段关于UA尤安设计的介绍,请允许我抄录如下——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UA尤安设计)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规模领先以建筑方案设计为核心、以人文科技绿色为核心、以创新创意为驱动力的专家型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曾先后荣获“上海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上海市绿色建筑设计单位”等多项荣誉。
喜欢之心、挑战之念、恒久之力,是施泽淞的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血型”,也是他作为尤安这个团队领袖的气质。
---2016年
2016年,施泽淞获得“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是首届“上海工匠”评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荣誉奖项。
既然是“工匠”,我有意请教施泽淞――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给予一个个性化的解释。我强调了“个性化”。
在施泽淞看来,建筑设计师就是匠人,从一张图纸开始,到建筑建成,所有的心思都在其中,这才是匠人之所为。“设计总控”用来形容一个设计师的匠心状态,倒也是很形象的。施泽淞说,年轻时我就是匠人,我很喜欢设计师这个职业,可惜现在公司业务越来越繁杂,我不能像以前一样埋头专心做一个设计师了,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工匠了。
我对工匠也有我的理解,和施泽淞视角不一样,却是殊途同归。我对施泽淞说,我理解的工匠,在职业上是从一而终的,始终不懈的;施泽淞从一个设计师发展到设计师团队的领导、公司的董事长,何尝不是领导设计师的设计师!
我问,一个人的成功,总是依赖天时地利人和,您最看重、并且不遗余力为之努力从来不放弃的是什么?
施泽淞的回答是两个字:喜欢。
我无意将施泽淞以及他这一代的建筑设计师和世界级别的大师相比。我想说的是,从百多年前到现在,建筑是大上海的重要元素,既是华丽的外表,也是厚重的文化。无论是经典的万国建筑,还是新时代具有世界审美价值的地标建筑,都是来自建筑设计师的手笔。任何一个伟大的设计师,都是从喜欢开始。
人物简介
施泽淞,男,1972年2月生,硕士研究生,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现任公司董事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上海建筑学会常务理事,2016年荣获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获得“第五届上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021年,他带领的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宝山区“十四五”开局的首家上市企业,也是高境镇第一家本土成长的上市企业。
作者简介
马尚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评弹团艺委会顾问等。
(来源:上海宝山)